首页 > 游戏新闻 > 游戏资讯

游戏里的3D角色模型是否会让你感到不安,解析恐怖谷效应

发布时间:2022-03-29 11:18:31 来源:网络 作者:小编秋月

 随着图形技术越来越发达,游戏中的3D角色也越来越逼真。从十多年前棱角分明的方形男子,进化到连毛孔毛发都清晰可见的地步,与真人几乎没有区别。但是在玩这些3D游戏的过程中,你有没有对游戏中的角色感到不舒服甚至反感呢?请放心,你并不孤单,这是一种基于科学的人类本能。这一次,作者将向您介绍“恐怖谷效应”,这种反应在游戏和各种艺术中非常普遍,源于人类的本能。

 恐怖谷效应是指人类对机器人和其他非人类物体的恐惧感。可以追溯到1906年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·延奇发表的论文《恐怖谷心理学》。弗洛伊德在1919年的恐怖谷论文中对此进行了阐述。这个理论最终在 1970 年由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正宏定义。

image.png

 恐怖谷效应假设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之间存在人类情感曲线。随着物体越来越像真人,这条曲线会逐渐增加,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。但如果物体的拟人性超过某个临界点,曲线就会在瞬间跌入谷底。即使与人类只有细微的差别,人们也会下意识地感到恐惧和厌恶,就好像面对一个生硬的僵尸一样。

 这种心理厌恶在相对不成熟的3D游戏和看动画电影中很常见,也是追求“写实”的大敌。比如经典的互动电影游戏《大雨》,采用了面部捕捉等高科技技术,就因为角色表情呆板而被玩家诟病。另一款知名推理游戏《黑夜》因为贴图技术的缺陷,引起了部分玩家的不适。

 至于动画电影,最著名的例子是《最终幻想:进入灵魂》,这是当时最昂贵的游戏改编。它使用了当年的顶尖技术,创造了一个拥有 40 万个多边形的女主角。但即便如此,电影票房依然滑铁卢悲剧。在调查了根本原因之后,有人认为部分原因是由恐怖谷效应引起的。

image.png

 上面提到的例子其实都是相当一流的作品,但即便如此,还是很难摆脱每个人主观感受不同所引起的潜意识反感,更何况是一些技术水平或开发资金不足的作品,因为人物模型有点不对劲,掉进了恐怖谷效应。

 那么如何避免恐怖谷效应呢?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并使用沉浸式 3D 以外的样式类型。像是距离现实10.8万英里的动画风格,或者刻意剥去角色身上的一些类人特征,让玩家直观感受它与人类的区别,从而规避恐怖谷效应的风险。

 另一方面,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恐怖谷效应。这种方法最常用于恐怖游戏,比如著名的《寂静岭》。开发者可以利用人类的这种潜意识反应,设计出许多让人打心底不自在的恐怖怪物。

 最难的方式是迎面穿越恐怖谷,随着近年来面部表情捕捉等各种技术的成熟。越来越多的作品依靠前沿的研发实力摆脱恐怖谷效应的阴影。比如《地平线:期待黎明》、《神秘海域》系列,或者《荒野大镖客》等,在角色制作上都达到了惊人的完成度。

image.png

 曾经开发过《大雨》的量子梦,在近年推出的《底特律变人》中也展现了惊人的成绩。

 虽然说起来简单,但要想走出谷底,却需要巨额的金钱和劳力。虽然严格来说,恐怖谷效应的成因一直没有得到具体证实,所以有人说只能算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伪科学。但有趣的是,实际上有很多案例表明,恐怖谷效应的增加或减少不仅是因为视觉,还因为观看者本身,甚至是作品的时空背景。

 像知名的大作《上古卷轴》、《质量效应》,甚至是备受好评的“最在一些人眼里,这些顶级的超级巨作,也是让他们望而生畏的作品。可以看出,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同,要完全避免恐怖谷效应,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无止境的大学问题。那么对于玩家来说,有哪些作品让你感受到了这种恐怖谷效应呢?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,分享给大家。

最新发现

相关资讯

今日热榜

热门游戏